人生到底在追求什麼?每個人表面上所追逐的項目都不同,像事業成功、家庭幸福、兒女孝順、身體健康、心情愉悅、大富大貴、有名有利、幸福平安等,但實際上在追逐的方向卻是一致,那就是尋覓他所認知的快樂。
 

但人為何要尋找快樂?因為,對現狀不能滿足、事事不能滿意、樣樣不能順遂,不滿就是苦。所以要不斷的突破、不斷的改善,來滿足自己的身心,但不論怎 樣努力,仍然不能填滿人類的欲求。因為,人生本來就不圓滿,難免有所遺憾,常常魚與熊掌不能兼得,往往顧此而又失彼,於兩者之間,難以兼顧,只能忍痛擇其 一;假若兩者皆能兼顧,但因無常生滅,亦不能永恆存在,實感無奈。

 

其實,人的一生只是不停的在創造問題、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、留下問題。從出生到死亡,從物質到精神,從身心到環境,從個人到家庭,從家庭到社會,從社會到國家,從國家到世界,從世界到宇宙,不論由小至大、由內至外、由近至遠、由前至後,時時刻刻都在問題中

 

有個人身心的問題,有人際關係的問題,有家庭經濟的問題,有夫妻感情的問題,有子女管教的問題,有婆媳相處的問題,有妯娌和諧的問題,有兄弟鬩牆的問題,有學校教育的問題,有社會治安的問題,有環境保護的問題,有國家政治的問題,有氣候暖化的問題,有核能災變的問題,有能源危機的問題,有民生糧食的問題,有資源分配的問題,有人類戰爭的問題,有自然災害的問題等,說也說不清,數也數不完。問題雖然包羅萬象,但“問題的本質就是苦”,苦即是煩惱,任何人皆擺脫不了它的困擾。不論有意或無意,人類的本能就是要離苦。

 

稍有知識的人,也許會說:「苦樂是心的感受,並非事實。好比,知足常樂,不知足常苦。」試問諸位?生病的人,知足病就會痊癒嗎?飢餓的人,知足肚子就能填飽嗎?缺錢的人,知足就能解決經濟的問題嗎?以此類推,苦是事實,並非唯心論說。

大部分的人認為,人生是「有苦有樂」;只是每個人,對苦樂的看法有所分歧。悲觀者,因觀念消極,所以覺得「苦多樂少」;樂觀者,因觀念積極,所以感覺「樂多苦少」。總認為,人生是有苦有樂,並非全然是苦。

 

苦的真諦

所謂「苦聖諦」?是指此苦諦之理,唯為聖智所知,非凡夫能知,故云聖諦。世人雖說: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」,卻無智慧見到苦的真諦。反而以苦為樂,孰不知“此樂是假樂,此苦是真苦”。

 

好比,肚子餓(是苦的事實),就要填飽肚子(吃飯不是樂,而是遠離飢餓的痛苦);尿急(是苦的事實),立即上廁所(小解不是樂,而是遠離憋尿的痛 苦)。吃飯、小解不是樂,假若它們是快樂的事,為何不一直吃、一直解;再舉生病來說,飢餓似病,吃飯似藥;尿急像病,小解像藥。吃藥豈是快樂之事,只因生 病,所以迫不得已才吃藥。

還有,「樂是苦因」。當快樂消失時,痛苦便會生起;順境時很快樂,當此境消失而逆境來臨時,痛苦隨之生起。就像好友相聚時是歡樂的,但分離時卻是感傷的;和相愛的人再一起是幸福的,但愛人離去後卻是痛苦的。

再說,「樂中有苦」。樂猶像蜜糖,苦恰似毒藥。包著蜜糖的毒藥,純苦無樂,百死無生,何樂之有?所謂「先享受,後付費。」先滿足自己的欲望,再來考慮後果。好比,刷卡時表面上很快樂,消費完後,才知要付錢的心痛;談戀愛時表面上很甜蜜,結婚之後,才知要養家的艱苦。

再說,「樂久生厭」。任何快樂的事,做久了也會令人厭煩。好比,沒有吃過山珍海味的人,偶爾飽餐一頓,便會覺得心滿意足;但天天吃膩的人,就會感到厭惡而倒胃口。有時出國旅遊,是一件既浪漫又休閒的事;但常常出國的領隊,帶團不但有壓力,且是一項苦差事。

再說,「樂無標準」。快樂並無一定的標準,因人事的條件不同,所以產生出來的感受就有所差異。怕熱的人,吹冷氣會覺得很舒服;怕冷的人,吹冷氣會覺得很難受。飢餓的人,有食物可吃,是一種恩惠;撐飽的人,縱然美食當前,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負擔。

佛雖說苦,但並不否認樂。因苦樂是相依,無苦即無樂,無樂即無苦;因有苦樂,才可以離苦得樂。佛於經中曾舉出:有家庭之樂、五欲之樂、染著之樂、色身之樂、心靈之樂、禪定之樂等,但這些樂,皆逃不開無常逼迫之苦。

總之,「樂假苦真」。所謂假,是指快樂的事,是短暫的、是會變化的、是會消失的、是無常變異的,非永恆常在的,誰都無法留住它。所以說快樂是虛假,一切現象是苦的事實,即是「苦諦」。

 

二、壞苦因樂事已過,苦隨之而生。無樂之時,我們會去追尋快樂,但常常為了短暫快樂,讓人付出慘痛的後果。好 比,拿一個月的薪資,來買一件名牌的皮包,在擁有的那一刻,雖可感受到短暫的快樂,或滿足暫時的虛榮,但之後呢?當此新鮮感消失,雀躍之喜又在哪裡?不禁 生起後悔、懊惱、無知、虛偽之情緒。再說,跟至愛的家人、最好的朋友,在一起聚會、聊天、吃喝、遊玩、歡唱,當曲終人散之後呢?無聊、孤獨、寂寞、失落、 無奈之情緒,便油然而生。此樂似過往雲煙,只添加愁與苦。甚至,過於得意忘形,到頭來樂極生悲。以上苦苦、壞苦,凡夫便能知曉。

 

凡夫不識無常之苦,卻偏偏想於無常中牢牢捉住自我的身心,建立夢中的王國。不捨我愛之人,不棄我愛之物,不甘失去所有,更不願無常到來。始終不能明白,他們所追尋的不過是短暫的假樂,實際上是暫時的息苦而已。但一位滅苦的聖者,不會無知的追求不同的事物,來滿足自己的快樂,因為智者的心已經平靜而且知足。

 

二、老
經云:「何謂老?所有生類中,諸眾生之衰老、老耄、齒落、髮白、皮皺、壽減、諸根遍熟。」什麼是老?一切眾生都會老化,體力日漸衰弱,牙齒脫落,頭髮蒼白,皮膚變皺,壽命漸短,功能退化,稱之為老。

「老」有:六根衰退之苦、行動不便之苦、無人照顧之苦、身體病痛之苦、孤獨無伴之苦、心願未了之苦、步入死亡之苦。

 

九、怨憎會苦
經云:「何謂怨憎會苦?無論 何時何處,遭遇不如意、厭惡、不愉悅之色塵、聲塵、香塵、味塵、觸塵、法塵,或遇心懷惡意、傷害、擾亂、不適意者,卻須與其聚會、交往、共事、結合。」什 麼是怨憎會苦?不論任何時候,遭遇到不想要、不喜歡、不愉快的六塵,或遭遇到心懷惡意、害意、亂意、瞋意者,與這些人聚會、交往、共事、一起,稱為怨憎會 苦。

 

十、愛別離苦
經云:「何謂愛別離苦?無論 何時何處,與可意、喜愛、愉悅之色塵、聲塵、香塵、味塵、觸塵、法塵相逢,或遇心懷善意、適意、可靠者、父母、兄弟、姊妹、朋友、同事、親戚,卻不能與之 聚會、交往、共事、結合。」什麼是愛別離苦?不論任何時候,人都想要處在合己意的、喜愛的、愉快的六塵境界中,或遇到心懷善意、好意、能信任的家人、朋 友、同事、親友,但卻偏偏不能與這些人聚會、交往、共事、一起,稱為愛別離苦。

 

凡夫活在取捨之間,只要不合己意,便想捨去,但又無法擺脫,所以有「怨憎會苦」;若是合己意,便要取得,卻又無法獲得,所以有「愛別離苦」。智者不惡六塵境界,因一切法無常、無我,故六祖說:「於一切法,不取不捨。」

 

有求皆苦,無求為樂。所求不能滿足,即是「貪」;求而不能獲得,即生「瞋」;不知為何而求,即為「癡」。我們所求何物?世間幻事,眾生幻人,一切幻境,知幻無求。

 

佛弟子切勿因苦而生瞋心,更應感恩此苦讓你有覺心。

 

知過才能改過,改過方能無過;知苦才能離苦,離苦方能無苦。人若不知道或不承認,自己有過失,又怎會改過遷善,成為一位有道德修養的賢者;人若不知道世間是苦,或不認同五蘊身心是苦,他們又怎能離苦得樂,成為一位究竟解脫的聖者。

苦的第一個功德,就是會讓我們生起「出離心」。因為痛苦,所以決心要離苦,而此心是不會動搖的;若不感覺苦,則會留連忘返於五濁惡世,更會樂不思蜀於六道輪迴。離苦之心,驅使我們邁向解脫之道。

 

既然已發出離心決定要修行,就應先去傲慢,此心不除,焉能入佛法大海,所以古德云:「慢像高山,法水不入。」且佛法要從恭敬中來求,幾分恭敬,便得幾分成就。行者,不可不警慎!

 

因受苦,而知自身造惡,所以生起羞恥之心。羞是羞愧,恥是恥辱。羞是見不得人,恥是對自身的所作所為感到恥辱。若能明白這樣的道理,受苦時不但不生瞋恨,反生起羞恥之心,來警惕自我。羞恥即是慚愧,慚是對不起自己,愧是對不起別人。當受苦時,不會再怪罪於人,反生慚愧之心,是我們對不起眾生。

 

要求安樂,必修善因。所以念佛之人,亦不可少善根、福德、因緣。根據《法華經》安樂行品說,身心要能安樂,須具備四項德行:正身行、正語行、意離諸惡自利行、心修眾善利他行,此為身、口、意、誓願,安樂四行。簡要言之,若要離苦,必先斷惡;若要得樂,應修眾善。

 

一為菩薩的行者,要將心比心,推己及人,不是只有自己苦,而是一切有情的大眾,皆漂流在生死的苦海中,所以要發願度一切眾生,遠離苦難。

所謂「寒天飲冰水,點滴在心頭。」若無嘗盡苦頭,怎能知道什麼是苦。因自己曾受過苦,更會感同身受他人之苦,因此發出悲愍眾生的心。菩薩常不忍眾生受苦,所以發悲願,世世常行菩薩道,若有一眾生未得度者,他也不願成佛,而捨眾生遠去。

以上苦的五種功德,始於「出離心」,終於「菩提心」,這也是修行的次第。因世間有苦的逼迫,才促使我們生起「出離心」,驅動意志邁向解脫;求法者,應除遣憍慢,方能虛心學習佛法;聞思之後,必當依教奉行,速斷一切惡,常修一切善,方能離苦得樂;更應發「菩提心」,悲憫大眾,願我等與眾生,皆共成佛道!

 

古德云:「惡有惡報,善有善報,不是不報,而是時機未到。」受報的時機,大略可分,一、立即受報:造惡業馬上受惡報,像出手打人,別人立即回手。 二、現世受報:現在造惡,雖無立刻受報,只要一有機會,就會受惡報,正所謂「君子報仇,十年不晚。」三、來世受報:此生造惡,雖無受報,來生因緣成熟,便 受此惡報,像意外傷害等。四、未來受報:此生造惡,來世亦無受報,經過許久之後,緣熟方受此惡報,像悟達國師的故事,歷經十世才受報。造善業,得善報,也 是同樣的道理,所以因果是公平的,自有其論斷。

 

因果並非宿命論,是可以改變的。只要真心懺悔、廣行布施、老實修行,便可轉重報,為輕受,稱之「重報輕受」。

 

然而改變不是一時的,仍須會遇到各種境界來考驗。當惡的因緣來時,應坦然接受「隨緣消舊業,切莫造新殃」,勿生起瞋恨之心,來與它對抗這樣才可以化解宿世的惡緣。相對的,當善的因緣來時,更應謹慎對待,切勿得意忘形,增長貪欲與愚癡,應觀無常生滅,夢幻不實才是。

 

人活在複雜的環境中,會遇到不同的狀況,而產生各種不一樣的情緒。舉例來說:平常無事,心情還算平靜,因見到討厭的人,不悅之心便生起,若此人離開 之後,心情便會漸漸回復;過一會兒又遇到喜歡的人,貪愛之心油然生起,但此人短暫出現便即離開,此時貪愛之心消失,失望之心隨之生起。由此可知,世間的一 切皆不離緣起的法則:「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;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。」

 

三、苦的主因
產生痛苦最主要的因素,是由於過去的「無明」,加上現在的「貪愛」所形成。《雜阿含經》 說:「於無始生死,無明所蓋,愛結所繫,長夜輪迴,不知苦之本際」。無明與貪愛二者互為因緣,因無明所以貪愛,因貪愛所以加深無明,所以《楞伽經》說: 「無明為父,貪愛為母。」二者和合,便招感生死苦果。

 

北傳佛教將「愛」,分為三種,謂欲愛、色愛、無色愛,即是對三界之貪愛,使心被束縛不能解脫,稱之愛結。南傳佛教將「愛」亦分三種,欲愛、有愛、非有愛。

1、欲愛,乃指感官享受的渴求。當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就生出六種的欲愛,為色愛、聲愛、香愛、味愛、觸愛、法愛,即是五欲六塵。

2、有愛,乃指生與存的渴求。是常見俱生的愛,相信有恆常不變的靈魂,死後會從一個生命體輪迴到另一個。

3、非有愛,乃指不再存在的渴求。是斷見俱生的愛,不相信人死後還有來生。

 

《八大人覺經》說:「多欲為苦,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;少欲無為,身心自在。」知多欲苦,少欲為樂,便能離苦得樂。又說:「心無厭足,唯得多求,增長罪惡;菩薩不爾,常念知足,安貧守道,唯慧是業。」常念知足,方能息緣靜慮,安心修道,故應以慧業為重。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